心境寄语>穿越历史>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 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这性能……
    之所以有如此的感慨,原因很简单,看看屏幕上f—23重型舰载机的气动布局就知道,中国腾飞算是把精神分裂完全治愈。

    没办法,那种保守与创新的统一实在让人想不感慨都难。

    将f—23重型舰载机归于保守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整架飞机的气动外形可谓是中规中矩,用业内的行话来说就是传统的常规布局,既没有鸭翼的加成,也没有全动垂尾的炫技,更没有科幻大片的既视感,整体的冲击力并不强。

    然而就这么将f—23重型舰载机完全划归为保守同样有失偏颇,不说别的,单说那对近乎于菱形的机翼,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出来的。

    要知道这样的机翼构型除了能够增加升力,提升载荷的同时,与流线型的机体一道,可以组成近乎于飞翼式气动布局的全升力体结构,从而进一步提升飞机的升力系数,间接降低整机的结构总量。

    然而关键不止于此,由于机翼的菱形结构布局,与水平尾翼的前掠式菱形构造组成边条平行结构。

    在场的中评专家组惊叹就惊叹在这个地方,尽管f—23重型舰载机的气动布局采用的是常规结构,但却在常规结构中融入了当今航空界最前沿的雷达隐身特性,其中的“平行法则”便是最为明显的例子。

    发现这个特性之后,专家组的专家们再看f—23重型舰载机的眼光可就不一样了,因为他们忽然发现,平平无奇的f—23重型舰载机其实每一处细节都隐含着隐身性能。

    因为除了菱形机翼与水平尾翼是按照“平行法则”设置外,进气口与机身连接处形成的整体边条翼后掠角仔细观察的话与机翼前缘的后掠角度完全等同。

    即便是为了处理蚌式进气道,而在进气口做的v字型结构处理,其倾斜边条也与同样是v字型垂尾一道,暗合隐身战机气动布局最重要的“平行法则”原理。

    换句话说,f—23重型舰载机那平平无奇的外表内里,藏着的去也是超越以往所有作战飞机的碾压优势,但也正因为如此,才会让在场的中评专家组的专家们惊叹到无以复加。

    原因很简单,这就跟跟仙侠中的绝顶高手一样,并不是花里胡哨,看着nb的人就真的nb,往往是那些外表邋里邋遢,玩世不恭的普通人极有可能才是法力最强的一位。

    航空器的气动原理也是一样,先进的气动布局叠加的设计谁都会做,然而那种返璞归真的简单设计却不是所有人能够把握的,就更别说在这种简单的设计中融入了隐身的特性,那就更是把这种简单推向一种难以企及的不简单。

    试问如果没有大师级的人物把关,没有一支经验丰富且能力强大的团队运作,怎么可能做到这一步?

    然而众人惊叹于f—23重型舰载机背后的大师和超强团队时,汤莉莉却没有再给场间众人遐想的时间,抚了抚鼻梁的上的眼镜,按下手中的激光笔,屏幕上的那幅f—23重型舰载机三维立体图上立刻闪出一连串的文字,汤莉莉拿着手里的激光指示器,将红点打到屏幕上的文字上,清脆的话音透过扬声器传遍整个会场

    “这是我们f—23重型舰载机的具体性能指标,整机的长度为168米,翼展116米……”

    说着,汤莉莉用手里的激光笔在屏幕上的f—23重型舰载机三维立体图的两侧机翼和水平尾翼上各画了一个圈儿“这几个位置,我们设计了机翼折叠装置,折叠后的翼展为615米,可以大大节省飞机在航母机库里的停放面积,与此同时为了方便飞机在航母上的起降,且兼顾停放和飞行员快速作战,f—23重型舰载机的机身高度我们设置在45米……”

    话音未落,汤莉莉用遥控器调整了下f—23重型舰载机三维立体图的角度,并用激光笔在机体尾部画了个圈,继续说道“如此一来,不但可以满足尾部着舰挂钩的设置,同时依靠着我们在驾驶舱下方设计的隐藏式抽拉舷梯,可以在紧急状况下,令飞行员快速登机,进入任务执行状态……”

    说这段话时,汤莉莉再次调整屏幕上的三维图像角度,并用激光笔在驾驶舱右下方画了个圈,屏幕中的f—23重型舰载机三维图像就好像感知到汤莉莉的话语一样,驾驶舱右下方的隐藏盖板打开,一段简易舷梯缓缓下方到主起落架轮胎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