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话:这一章是蠢作者关于角色设定和故事走向的一些想法哦,喜欢剧情的朋友们可以看甜甜的小番外~

    此刻我正坐在学校的咖啡馆里,心里有点小开心地想:啊,我的宝贝大女儿完结啦!

    这文最开始根本只有个开头,但是越写越顺,一直写到春猎谋反的时候才开始卡文;当时估计最多二十万字就能搞定,没想到全写下来竟然是三十八万字。

    前前后后大概写了半年多,中间还停了一段因为考研复试,是以对于这个开山大女儿实在很有感情。

    其实对于秦桥这个角色,我最早给她的设定是海王hhhhh宴哥肯定好气,但是在写完三万字的时候,秦桥仿佛有了自己的意识,她在告诉我——这样一个专注事业,满心为父兄复仇的人,是不会有那个闲心的。

    所以那时对这文进行了第一次大修。

    不知道在看文的时候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秦桥不像现在比较流行的那种又飒又爽的女主,她虽然活得不委屈,但是在做抉择时似乎总是很“拧巴”;

    比如她明明喜欢少年庸宴,在放弃他的时候却强行说服自己洒脱;

    再比如她为了稳定要除掉沐王瓷裳,却终究不肯把事情做绝;

    甚至是对着瓷学,她也非常“拧”,秦桥既信任瓷学,又不肯真正将自己和庸宴未来的命运真正交托在他手上。

    如果脱离开性别,非要对秦桥下一个一句话的定义,那么我想应该是:

    “看清了一切之后的迷茫。”

    我想这跟我在起草这篇文时,身边有很多哥们儿正处在大学毕业的阶段有关系;

    那时候三次元的朋友们经常来找我,强行把正在准备复试的我拉出去玩因为疫情所以哪也去不了,其实就是压马路,絮絮叨叨说些“工作好还是考研好”“大厂好还是国企好”“要不要分手”“异地行不行”之类的话。

    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在做选择呐。

    所以平行世界里的秦桥,不免受到了一些影响,她手里捏着那只瓷如意给她削的木头兔子,在大理寺外的歪脖子桃花树下,不知该如何对少年庸宴开口。

    其实先帝让庸宴和秦桥做的选择,就是一句大白话“不能兼容的话,你选感情还是事业?”

    两个人做了不同的选择,最后却回到了同一条岔路上。

    如果那时候他们在一起,或许少年夫妻情深,但未必会是相互成就的关系,可你看最后兜兜转转,总是要殊途同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