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寄语>穿越历史>军旅721天 > 第17章 演讲比赛
    我们9月25号正式开训,在此之前,已经训练了一段时间,到25号的时候,基本的队列动作绝大部分就搞定了。再过几天,便是十一国庆节,根据上面的要求,新训大队的全体官兵放七天假,放假期间,不用正式训练,基本的早操以及少量的恢复性训练那还是要保持的。除此以外,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像篮球比赛、拔河比赛、演讲比赛、看电影等等。听说要放这么久,那真是把我们给高兴坏了呀。

    放假前几天,指导员给各个班长通知,让他们下来以后,问一问班里的新兵,有没有愿意参加演讲比赛的,如果有的话,就给指导员那里报一下。班长问我们谁想参加,我觉得我可以,就给班长说了。

    我自认为是一个爱表现的人,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高中大学,我都不害怕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初中那会儿,学校组织过一次演讲大赛,那时候我报名了,最后拿到三等奖。因为有过演讲的经历,所以这次我就没有犹豫。

    报名之后,指导员把所有报名的人叫到他的办公室,跟我们说演讲比赛的事情。本次演讲比赛的主题为“我的班长”,题目可以随便,但是内容要紧贴主题。指导员说,从我们入营到现在,半个月过去了,在与班长相处的半个月时间,肯定发生了许多事情,也产生了很多想法,这些东西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他让我们写一篇初稿,写完以后交给他,他筛选一下,最后决定让哪两个人去。这次演讲比赛,每个连队只有两个名额,因此需要经过一轮筛选。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写稿,指导员把手机发给我们,便于查找资料。

    回到班里,我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把初稿写了出来。刚开始,我将题目写成“我的班长我的班”,后来一想,这不太恰当,便改成了“我的班长”,题目显得有些简单,但是直奔主题,也就不改了。题目写好以后,开始填充内容,既然是演讲比赛,那一定得浇筑感情,否则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我回想起和班长这半个月以来的相处,找到了几件让我感动的事情,围绕这几件事情,很快,初稿就写完了。写完以后,午休时间已经过了一大半,只得趴在床上稍微眯了一会儿。

    下午训练结束以后,指导员让我们把稿子交过去,他要看一下。交完稿子,我对于自己并没有很大的把握,因为竞争人数多,名额少。第二天,指导员把我们叫过去,说了筛选结果,我和另外一个兄弟相对来说写得好一点,因此便让我俩去。听到这个结果,我还是瞒高兴的,毕竟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肯定。

    指导员让其他人先离开,我和那个兄弟则留下来。等他们都走后,指导员把我俩的稿子还回来,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让我俩修改完之后再拿给他看看。于是我俩接着改稿子,该加的加,该减的减。那个兄弟的文采比我要好一些,他当兵之前学过新闻传播学,因此写稿改稿都是很快就完成了。我因为动作比较慢,指导员等得不耐烦了,还冲我吼了两句。我在心里问候了他一下,手上则加快速度,改好之后,拿给他看,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

    那天下午,我本来是要去训练场训练的,但指导员给班长打了一声招呼,让我留下来准备演讲的事情。就这样,全连的兄弟们都去训练了,我和那个兄弟则留在班里背诵演讲稿。虽然训练比较辛苦,内心对训练有些抵触,但是,兄弟们都去训练了,而我自己却留在班里休息,我感觉很过意不去,心里有点慌。而且,那天下午要训练新的内容——正步,我担心自己错过一些重要的内容。但是,演讲比赛我必须得好好准备,因为我是代表连队去参加比赛,而不是我个人。只有当了兵之后,才能够深刻地体会到什么是集体荣誉,它既是动力,也是压力。

    我和那个兄弟各自待在班里背稿子,背了一会儿,指导员把我俩叫过去,让我俩当着他的面演讲一遍,可以看着稿子。听到指导员这么说,我和那个兄弟都感觉有些为难,我俩都还没有准好。可是又不能拒绝,只能按照指导员的要求来。为了避免尴尬,那个兄弟演讲的时候,指导员让我先回班里待着,等他演讲完以后,再让我过去,那个兄弟则回到班里待着。这样,我们就只需要面对指导员一个人就好了。

    我发现一件事情就是,当我面对一大群人做当中发言或者演讲的时候,心里面的压力是很小的,只要我对自己要说的内容比较熟悉,我就毫不怯场。但是面对指导员这一个人的时候,我感觉完全不一样,就算是照着稿子读,我都浑身不自在,如芒在背。后来我想了想,以往发言或演讲的时候,我虽然面对的是一群人,但是这一群人在我的感官当中,似乎化为了一个虚无的东西,我的眼里是看不到他们的。而当我面对的是一个人的时候,这种虚无会瞬间坍塌,活生生地出现在我的眼前。而且,指导员还会对我的表现进行评判,提出指导意见,这就更加影响我的发挥了。

    尽管这样,在那天面对指导员的时候,我还是被我写的内容打动了,读到最后几段的时候,我的情绪特别激动,声音哽咽,眼里还有泪水。我始终想不通,在那个下午,我的情绪为何会如此激动。也许,班长的故事真的打动了我,只是我平时都将感动压抑的内心,此时再也压制不住,只能任其爆发。也许,在指导员的房间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我的所有情绪都在无形之中得到了累积,无法稀释,等到临界点到来的那一刻,犹如山洪一般无法阻挡。也许,我本身就是一个情感丰沛的人。总之,那天我的表现让指导员很满意,他显然也没有想到我会给他来这么一出。他对我说,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把稿子背熟,比赛的时候要做到脱稿演讲,至于情感方面,能够做到今天这样就已经很好了。

    之后,指导员还让排长对我进行指导,排长具体说了些什么,我现在记得不是很清楚了。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所有的训练我都参加了,平时利用一些休息时间背背稿子就行,晚上躺在床上也会在脑海里过上几遍,确保比赛当天不出任何差错。很快,十一假期就到来了,演讲比赛被安排在十月四号。

    比赛的前一天,各个连队的参赛选手到大礼堂进行抽签和彩排。总共有十二个人,我抽到六号,那个兄弟抽到二号。抽完签,进行了两轮彩排,主持人出场、选手上台演讲、评委打分、颁奖等等,所有流程都要完整地走一遍,确保比赛不出现纰漏。彩排的时候,选手只需要演讲几句话就可以了,既是为了节省时间,也是为了保密。

    第二天上午,比赛选手提前进入大礼堂,坐在左侧前两排的位置,按照抽签顺序。不一会儿,各个连队的人员便依次进入大礼堂,按照划分的区域就坐。等到全部人员到齐之后,连与连之间开始组织拉歌,有唱《团结就是力量》的,有唱《拼刺刀》的,有唱《练练练》的,等等,整个大礼堂的气氛一下子就被搞起来了。

    随后,主持人上场,介绍评委、宣读比赛规则、奖项设置等,接下来就是正式的比赛了。第一个上场的是别的连队的选手,他表现得很好,为这场比赛开了一个不错的头。接下来上场的就是和我并肩作战的那个兄弟,我必须得承认,他的演讲水平很高,不仅如此,在演讲的最后,他还抛出了一个问题,问我们能不能做到?别的连队的人当然不会回答他,但是我们一连的所有人都齐声高喊三声“能、能、能”,为什么能这么配合,答案自然是——提前排练过。在比赛的前一天,指导员专门把我们连的人集合起来,说,明天那个兄弟演讲的时候,需要与大家做个互动,当他问到能不能做到时,所有人都要高喊三声“能、能、能”。因为我的演讲过程中没有互动环节,所以不需要提前安排。说到这里,我真的很佩服那个兄弟,他利用这么一次互动,一下子就把整个比赛的气氛再次抬高,厉害得很。与此同时,我也非常感概,恐怕也只有在部队这么一个环境中,才能做到让这么多兄弟完美地配合你完成一件事情。那个兄弟最后的得分非常高,不出意外的话,第一名就是他了。

    他的表现也激励了我,让我对接下来的演讲充满期待。在他们演讲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在脑海里回想演讲的内容,并且想象自己一会儿上场之后的各种场景。坐在座位上,我感到紧张又刺激。很快,前面五个人都已经演讲完毕,轮到我上场了。

    上场以后,先向台下的所有人敬了一个军礼,而后左跨一步,站到演讲台上,调整了一下话筒,开始我的演讲。所有的紧张和激动在我发出声音的那一刻,全部都消失不见了,周围的各种声音也在那一瞬间变得安静下来。我仿佛来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倾听内心的低语。这次演讲我的感觉和以往不同,这一次,我能够清晰地看到台下的观众,他们脸上的表情,他们手上的动作,我都看得一清二楚。他们会随着我的演讲内容做出不同的反馈,让我能够据此知道他们的共鸣程度有多深。而我的演讲内容的主角——我的班长,他也坐在那里,他的脸上没有明显的表情变化,可是我知道,在这个时刻,他的内心肯定波涛汹涌。只是,我们都是硬汉,硬汉么,自然不会轻易流露感情,一切都靠行动说话。

    在这次演讲中,我原本以为自己会如同那天在指导员房间里一样,情绪激动,无法自已,可是,并没有。也许,是因为那天我已经将真实的感情发泄完成,也许,在这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当中,我已经能够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感,总之,我看起来情况还不错,没有让大家感到难堪。可能唯一感到失望的就是指导员了吧?他是唯一一个见证过我真情流露的人,他对我的期望应该会比较高。当然,这些都是我的猜测,指导员是怎么想的,我一无所知。

    演讲结束,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再次向大家敬了一个军礼,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最后分数出来,大多数评委给的分都还是蛮高的,只是有一个评委似乎要求比较严苛,给我的分数明显和别的评委差了好几分。那个评委特别有意思,他是二营的,凡是二营的选手,他给的分都很高,而凡是一营的,他给的分都很低。他的这种做法实在是太明显了一些,导致我们一营的人都在下面悄悄骂他。不过这也没办法,人家是评委,有权利这么评分。